麻痺孿生 – 腦中風, 腦神經外科醫生, 身體檢查

今早起床時覺得右手麻痺,為甚麼呢?

梳洗過後,麻痺感覺已完全消失了!

 

不少人都有過手腳麻痺的經驗,有的是因長時間處於不正確的姿勢所致,只要調整姿勢即可,但有的人則是因為疾病導致手腳麻痺,必需透過醫生診症及治療,才有可能緩解手腳麻痺的情形。

麻痺、麻痺,麻與痺就像孿生兄弟一樣,一向被相提並論,但麻與痺卻是兩種不同的症狀,也未必會同時出現。「麻」是指感覺異常,或是對冷、熱、痛等刺激的反應遲鈍;至於「痺」則是指無力感,屬於運動方面的問題。

 

手腳麻痺是個很粗略的描述,造成手腳麻或痺,或兩種症狀同時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髓、周邊神經到肌肉,整個傳導過程中任何一個部位出問題,都可能出現手腳麻痺的症狀,如果病因影響運動神經傳導路徑,患者會出現「痺」的無力感;若是影響感覺神經傳導路徑,則會出現「麻」的感覺異常。

由於從大腦到肌肉,任何一部分的病因都可能造成手腳麻痺,醫生要找出病因,除了從手腳麻痺的主要症狀下手,更需要考慮同時伴隨的相關症狀來診断出可能的病因。

 

患者若因為腦部病變而導致手腳麻痺,可能會有隨意識變化、認知功能異常,視覺異常(如複視,視野缺損等),臉歪、嘴斜、語言障礙、走路不穩,嚴重的頭痛及頭暈等症狀,而且手腳麻痺的表現一出,通常是持續且顯而易見的,常見的原因包括腦中風或是腦部腫瘤等。此外,病毒性的感染,例如腸病毒,泡疹病毒或肺結核菌等,也可能影響中樞神經,除了手腳無力外,還可能出現發燒等感染的症狀。

若是因為脊髓病變引起的手腳麻痺,則會有解尿和解便困難。由於脊髓本身的管徑小,通常麻與痺會同時出現。造成的原因包括退化性骨刺、椎間盤突出或是腫瘤造成的壓迫,脊髓發炎、維生素B12缺乏或感染等。

若是因為周邊神經的損傷引起,可以分成局部或全身的周邊神經病變。常見的局部神經病變包括腕管综合症,或坐骨神經病變等。至於全身的周邊神經病變的特點是神經越長越容易出問題。腰椎到足部是人體最長的周邊神經,因此患者常從足部開始出現麻的感覺,且常常是對稱性的發生,亦即雙腳都會出現症狀。周邊神經病變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其他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原因還包括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癌症或者治療癌症的化學藥物或者各樣的內分泌疾病等。

 

很多人都擔心手腳麻痺會是中風或是糖尿病的先兆,其實大部分的手腳麻痺都是良性的,但很明確的手腳麻痺往往都是中風或是糖尿病的表現症狀之一。

除了大腦至肌肉這段路徑出現導致手腳麻痺外,有些則是因長時間處於某種特定姿勢而導致手腳麻痺,這類患者通常只要調整姿勢即可改善,但若症狀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仍未有改善,甚至症狀有加重的情形,就必須考慮找腦神經外科醫生的協助。醫生會進一步以X光、電腦斷層(CT SCAN)、磁力共振(MRI)進行更精密的檢測,找出病因,擬定治療方針。

 

 

手腳麻痺是病因表現的症狀,必須解除其造成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改善手腳麻痺。患者若出現手腳麻痺的症狀,而且持續一段時間仍未有改善,就應及早就醫,找出根本的原因,才能把握治療的時機。

麻痺孿生

 

內容: 由香港腦脊中風及痛症顧問中心提供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